公务机业务成功的关键——金融与运营紧密结合
1、公务机产业的主要盈利点虽来自融资收益,但运营是基石。如果说国外著名公务机运营商的成功来自于背后的财团支持,那么公务机运营商同样为财团提供了很好的销售平台,以及市场信息来源。有了运营管理的基础,飞机咨询、代购、融资、处置等一系列业务,分散产权、公务机基金、分时租赁、小时卡等一系列准金融产品才能更好地展开,并且通过最直接的市场信息,可以对未来机队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和预判。因此,公务机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创新合作应为国内公务机业务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2、从国外的发展情况看,公务机的受众人群逐渐从百亿级、十亿级客户向下拓展是必然趋势。一方面,需要引导客户转变观念,认识到公务机的真正商业价值,而非单纯奢侈品;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开发出新的公务机金融产品,避开尚不被接受的“分散产权”方式,以更有创意的方式满足千万级、亿级客户的用机需求。因此,依靠创新的公务机金融产品,引导客户理性消费,广开客源而非“涸泽而渔”,才是国内公务机健康发展的趋势。毫无疑问,私人银行在下一步业务拓展中将占据有利位置。
3、公务机运营商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金融创新解决方案,以降低运营中最大的成本项——飞机拥有成本。在降低拥有成本,并获得规模效应的前提下,运营才可以游刃有余。例如提高利用率、客户调机费豁免、获得飞机采购谈判优势等项目才可以展开。因此,研究开展公务机基金等上游金融业务,将是发展国内公务机市场的重要环节,率先进入者无疑将获得先发优势。
4、与航空公司机队同理,公务机机队同样需要规划。两家运营商的机队都呈现大小搭配、高低端搭配、中远程搭配的特点,他们也在不断更新、简化机型,以获得机队共通性,力争保持一个在经济性方面具有竞争力的机队。购买的机型也注重主流,这样在资产处理时甚至还可以获得高于账面价值的收入。与我国各运营商的机队还处于多机型、多厂商的阶段,且远程型和改装型公务机偏多。这虽然与国内客户偏好有关,但的确会带来拥有成本、运营成本偏高的现实问题,而且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运营商和融资机构应研究公务机发展趋势,关注经济周期波动,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5、公务机最终能成为产业,核心还是可以盈利,而不仅仅是“飞起来”这么简单。国外运营商之所以想尽办法降低成本,为的就是提高竞争力,吸引更多客户,最终进入高度产品化、高利用率、快速机队扩张的良性发展循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还是资金。目前国内的公务机运营基本还停留在高成本、低产品化、低利用率阶段,金融与运营相对脱节,一些民航单位也将公务机看成是“唐僧肉”,收费居高不了,对公务机业务发展相当不利。因此,走规模化道路,通过实力来增加谈判筹码,降低成本,才是良性发展之道。